Tuesday, December 21, 2010

島民之誼

奇異島的確是稀世奇島,因為身處這兒,的確有世外桃園的感覺。

除了其本身的地理環境外,島民的整體素質,可算是我在香港僅有的經驗中,最美好的一群居民。除了鄰居之間素有互相問安、切磋園藝、團購、跳舞等等之外,島民對外來客亦均盡顯好客之道。不止一次來造訪我家的朋友,均告訴我問路時碰上熱情的島民,為他們細心又清晰地指引。

其實,由我剛定居至今,一直最令我深刻的,是島民與島巴車長之間的深厚情誼。
我相信現今一般的香港市民,大部分都會視自己屋苑的村巴車長為車長;但在奇異島,島民給我的感覺,卻是把島巴車長都視為島民的一份子。
彼此打招乎,在奇異島可算是最低層次的相交;他們會說得出對方的姓氏,並有講有笑,更有目睹過島民為車長送上一些小心意,可能是婆婆親手製成的食品吧。而每一次落車時,我都會聽見許多句:「唔該晒!」
因此,奇異島巴的車長許多時都樂於幫忙島民上落,並會盡量等候需要上車的乘客,尤其是從老遠看到有島民飛奔而至。
有一回,在我上班的一個早上,我頭腦應該還未清醒,正要登上一輛島巴時,車長對我說:「你是否上錯車了?」我回頭望望牌子,發現真的上錯車了,連忙笑自己大頭蝦。車長就對我說:「哈哈,因為我見你平日都不是坐這條路線的車!」這件事真的令我驚喜萬分,因為當時我只不過在奇異島定居了個多月。

我不禁常常思考,究竟是甚麼原因,能使一向以來被貫以「冷漠」、「無人情味」、「以錢行先」等名聲的香港人變得如此有人情味?是環境?還是宗教?這著實是一個藉得研究的題目。

Saturday, November 27, 2010

大減價的悲哀

夫妻二人從人群中總算擠了出來,僥倖地找到一間輪候不需太久的餐廳。在等候期間,見到一位年約六、七歲穿著校服的女孩正在逗著坐在嬰兒車內的一位年約一歲至歲半的男嬰玩;而她身旁,是一袋又一袋的一塊田貨品。男嬰被女孩逗著笑得很高興,相信二人是兩姊弟。姊姊手中拿著一部手提電話,不時看著。
那時約9:00p.m.。
夫妻二人先等到位子,坐好,落了單,說著笑著,妻突然想起那對姊弟。
妻:「不知那對姊弟等到位子沒有?」
夫妻一起望向門口,不見二人。
這時餐廳傳來嬰兒的叫聲,夫妻追蹤著叫聲的來源,總算在餐廳另一邊的卡位看到兩姊弟了。姊姊謹慎地看著弟弟,一發現弟弟快要碰到桌上的茶杯便立刻為他擋著。
妻:「這女孩真乖,年紀輕輕,竟一人看著弟弟!」
夫:「他倆的媽媽應該還在購物,真慘,留下兩姊弟自己等位吃晚飯!」
那時約9:15p.m.。
吃頭盤的時候,妻不時望向姊弟倆,姊姊或許累了,索性躺在卡位上抱著弟弟玩。弟弟跟一般的小孩一樣,有著無窮無盡的精力,在姊姊身上跑來跑去,誰知突然失足,頭差點要碰到桌子去,姊姊露出驚恐的神情,立刻抱緊弟弟,妻亦同時忍不著「哇」的一聲叫了出來。
夫:「當弟弟長大後,會否知道姊姊當年如此疼錫自己?」
妻:「她必定會一直如此疼錫他的,所以他沒理由會不知道!」
夫:「那到了他倆長大後回憶起來,必定覺得很sweet了...或許在弟弟的婚禮上,更會在眾親友面前表揚姊姊,那時,媽媽肯定只有無奈的份兒!」
妻:「然後弟弟仍不理會媽媽,更讚揚當日媽媽在大減價血拼時,只有姊姊照顧他!」
那時約9:25p.m.。
夫妻二人吃著主菜時,妻望著麵包,又望向姊弟。
妻:「如果我是餐廳侍應,看見他倆這麼晚還未吃飯,必定會請他們吃麵包!」
夫:「不如我們做偵探,猜猜還沒來的是甚麼人,看誰猜得準!」
妻:「嗯...我看見一個背包,是灰加紅色的。會是男裝還是女裝呢?」
夫:「這個很難說...看!桌上有四杯茶,那即是還有二人會來,難道真的是他倆父母?!」
妻:「唉,要是父母的話,怎會這樣待自己兒女?」
夫:「真的會是父母嗎?」
妻:「或許她倆還有一哥一姊,被父母下令要照著清單把東西買好,不然不准回家!」
這時,弟弟哭起來了。
夫:「呀!他肚餓了,這回慘了!」
夫妻二人又望向門口,看著一組又一組客人進來,但都沒有走向兩姊弟的。
那時約9:45p.m.。
甜品是兩件小小的木槺布甸,二人不消一會便吃完了。然而,弟弟的哭聲仍不絕耳。
妻:「簡直離譜!差不多十時了,一般的小孩都應該要睡吧,他們連晚飯還沒吃過!」
姊姊對哭過不停的弟弟已束手無策了,拿起電話打著。
二人又望向門口,這時有一位女士向著姊弟方向走過去。
夫:「明顯地有目標走著,是她吧?」
但見女士只在前一個卡位坐下來,夫妻一時繃緊的肌肉又鬆弛下來。
妻:「會否因為一塊田太多人,焗暈了媽媽?我們可能錯怪她了!」
夫:「吓?那他倆永遠地等著,永遠沒晚吃了!」
妻:「我不見那二人,決不離開!」
這時,一位女士拿著一大袋一塊田貨品從門口衝進來。只見姊姊露出一副鬆一口氣並帶有怪責的表情。
夫:「哇,媽媽很年青!」
女士還未坐下,已連忙安撫著姊弟倆,勉強還能聽到姊姊向媽媽投拆起來。
隨後還有一位男士,兩手都拿得滿滿的。
夫:「天呀,真的是父母!但...爸爸的年紀好像大了點吧?」
該男士一頭白髮,一人坐在三人對面,目無表情,亦無任何安撫的說話,逕自看起餐牌來。
妻:「難道...難道是爺爺?是爺爺對吧!」妻好像在為自己解釋似。
夫冷靜地道:「就算是,也應該是公公吧?」
媽媽拿出一個飯壺,倒出飯仔來餵弟弟。
妻:「天呀!弟弟真的還未吃飯!!!」
那時約10:05p.m.。
夫妻二人總算能安心結帳了。
妻:「這麼好的女孩,希望將來能有個好男人懂得好好愛惜她!」
夫:「說不定,她還是找了一個需要她照顧的男人當她丈夫!」
妻:「那不好,她自己生個小孩不就能夠發揮她照顧別人的長處了?呃,但可能結果變成全家都只懂依賴她了!」
看著吃著拉麵的姊姊,夫妻二人才緩緩地離去。

Wednesday, November 17, 2010

「他/他們」的威力

老實說,擬人法的威力的確很強勁。

明明從前覺得是很悶、很肉麻的修辭手法,現在卻突然發現,原來有了它,一切都可以變得很可愛。

簡單來說,把洋娃娃當作為真的娃娃,絕對可以很容易理解;但我們只是單單把一些還未洗淨的碗碟稱為「他們」,卻即能令到原本很令人討厭的東西瞬間變得有如一班活潑的孩子般可愛,威力的確是有目共睹。

要將一些毫無人型模樣可言的死物人物化,的確不容易;但只要簡單的為死物灌上「他」及「他們」等稱呼,無論任何死物,都立即變成有生命一樣。

我突然想起《重慶森林》,梁朝偉對著濕透的毛巾叫「他」不要再哭。當時我覺得很假,很牽強,更曾一度質疑梁氏的演技;原來如果換作那人是自己或身邊的人,就會變真了。

「他/他們」,就是一個最簡單不過的咒語,卻又最容易被人忽視。道理就如Dan Brown 的 The Lost Symbol 一樣,自古以來人們都不顧一切地追尋世紀驚天大秘密,經過一番赴湯蹈火、歷盡艱辛後,才發現原來所謂的世紀大秘密,只不過是天天都有機會讀到的東西。然而,如過能明白箇中的奧妙,卻又真的會是無上至寶。

Sunday, August 29, 2010

尋找Penzo

當我雙眼一睜開,第一件事不是刷牙,而是飛撲到電腦前,趕緊在我忘記之前找尋有沒有Penzo這個地方。
 
事實上,當大家姐說出'Penzo'時,'Penzo'一字就如出字幕般在眼前浮現了出來。「當時」的印象很深刻,但當我在鍵盤上要把它打出來的時候,只是打到'PENZ'就頓時停了下來...接下來的串法是如何呢?我想來想去都記不起來,就碰碰看,先試過'Penzode',打出來覺得很怪,這個世界上亦沒有這個字;接著又試了'Penzose'、'Pensode'等,都徒勞無功。後來我索性只打Penzo,發現有個姓氏叫Penzo,但不是地方名稱;最後我試了Penso,發現有一個叫Melgaço的地方有個教區叫'Penso'。找到這裡,我開始有點興奮,索性到Google map直接輸入了'Penzo',竟然出現了幾個地方來!我逐一查看著,看看有沒有哪一個是一個島,直至我查到最後的一個:位於加勒比海荷屬安的列斯的島嶼之一(Netherlands Antilles)。
 


不過有關Penso的相片,我一張也找不到;想看看她的地形,於是查看Google的衛星地圖,卻因為太多雲看不到,這個地方依然是一個謎...不過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就是她應該到會是一個Gothic style的島嶼,因為是荷屬的,查看附近一帶的房屋最多是Dutch gable...
 
我最後還是決定採用'Penzo'這個串法。採用了Penzo with 'z',有三個原因:
1. 在夢裡出現的字幕是有'z'的
2. 我暫時認定這個世上是沒有我夢中的地方,理應用一個不同的地名
3. 'z'亦隱藏著睡覺的意思

Friday, August 27, 2010

Penzo - the Gothic Island

大家姐駕著一輛紅色的電單車走在前頭,電單車後方還拖著一個載著一塊紅色滑浪板的卡車。我們一直走在兩旁長滿樹木的道路上,只見大家姐忽然減速了,待我們駛到時她說:
「我們只要轉到右邊就會到達Penzo了!。」

當車輛右轉後,大家姐已消失於視線範圍內了。不消一會,我們亦到達了Penzo的中心廣場。Penzo是一個海島,雖然是站在廣場之中,但海浪其實只是在不到十尺的距離之內。那時天已黑,島上根本就沒有街燈,然而月亮的光反射在海浪之中,卻顯得格外明亮。我望向沿海岸線而建的房屋,一點一點的燈火,尤如一個個小精靈的家。

我坐上預先準備好的電單車,正要向著這些房屋進發時,有一位青年朝著我走過來,遞過一張傳單之類的東西,指著說:「你要去薯仔屋吧?我就住在這兒,你跟我來吧!」我望一望這青年,根本就是陌生人,我趁著他一不留神就立刻開動電單車,飛快地溜走了。

我穿過了一個圓形的休憩花園,有許多婆婆正坐著乘涼。她們並沒有交談,只是個別的坐著。我開車太快,差一點便撞向其中一位婆婆和睡在她旁的狗兒,嚇了我一跳。這時我才減幔了速度,在樓房之間的小巷穿梭著。這些樓房樓底非常高,上層都會稍為比下層伸出到街上去,使地下的入口空間非常大,我望著這些樓房,不知為何覺得很有Gothic style的感覺。邊走邊看著,我來到了兩幢建築之間的一個半圓拱門的下方,穿過半圓拱門望向海上去,翻騰的海浪映襯著月亮的銀光,有動感卻又有著一種寧靜的感覺。這時,拱門下方原來坐著一隻很大的猩猩,緩緩轉過身望向我!

然後,手機的響鬧在耳邊響起,原來我要起床了...真希望今晚能再去一躺Penzo。

Monday, August 09, 2010

今年的那天,是星期日。
今年,有兩位吳太、三位吳先生、兩位吳小姐、一位鄧先生及一位鄧太。
這就五年了。


今年,我決定不再被動。
或許,我覺得已再沒有等大家記起的必要。
或許,我覺得由自己先作主動,就會避免不必要的失望。
結果,我提早了一星期,先約了小吳生,然後再約大吳生。


起初,大吳生有點猶豫,問我為何會選那天上去。
我說:「因為是8月8日。」
他重覆了一次:「8月8日?」
我平靜地說:「對,8月8日。」
然後他恍然大悟道:「啊!記得記得!」
然後,兩位吳先生就非常自動自覺地一起商量好當天的安排,我們今天就浩浩蕩蕩的、齊齊整整的上去。


其實,我昨晚夢見了妳。
我突然身處於德國的機場,打電話回家,然後妳接聽了。我告訴妳,我快回香港了,跟妳交代好我的落機時間云云。當妳的聲音在耳筒傳過來的時候,或許因為我剛看過了《Inception》,我突然發現這是沒可能發生的事。那一刻,我跟自己說,我一定是在做夢,但又生怕這念頭一出現,這個夢便會完結。結果,這個夢不但沒有就此完結,妳還在電話的另一端唱起歌來!我便一直聽著妳唱歌的聲音,一直聽...


我們來到妳的跟前,放好了鮮花,還有一朵我在網上學會摺的Belle rose。
大小姐、二小姐、三少爺都逐一的站到妳的跟前,介紹自己是誰、今年讀幾年班、在哪裡讀書等等。
離開的時候,我打趣地問鄧先生:「你有沒有學他們,介紹你自己呀?」
誰知鄧先生已紅著眼睛道:「有。」
我才立即明白過來,為何剛剛他問我拿紙巾了。
然後,我又拿一張出來給自己。


無論如何,仍是很掛念妳的。

Sunday, June 20, 2010

神蹟奇事

我覺得 神好像覺得我可以像超人一樣,每次忙碌的時候,都不會只為一件事而忙。從前的話,通常都是工作上趕deadline的時候,就是趕功課的時候,而且deadline不止一次是重疊的。

近來,(1)工作上忙碌的時段,就剛好跟(2)教會籌備夏令活動週、(3)跟舊同事出版一本書及(4)朋友結婚的檔期重疊了。就如各方面都事先商量好,一起在同一個檔期內發生似的,完.完.全.全.地.重.疊.了

記得《Bruce ALMIGHTY》內曾提過, 神要行神蹟,不一定是將紅海海水分成一半,衪要是能夠保守一個單親媽媽一邊忙碌工作、一邊仍能抽出陪子女的時間,已經是一項神蹟了。

而我就覺得, 神保守我:
在同一時間內完成這四件事 + 沒有生病 + 老公沒有投訴我 + 能跟兩位父親慶祝到父親節 + 有時間寫這篇blog = 神蹟

Friday, June 04, 2010

薄荷味洗面膏

今晚洗澡後,我正要洗面的時候,突然發覺:為何洗面膏變得這麼重薄荷味??定睛看清楚:拿在手中的不是洗面膏,而是牙膏!!!!!從此,我終於明白為何牙膏一定要有薄荷味了---- 因為擦牙的時間不是未睡醒、就是快要睡的時候,都是不清醒的狀態。


這種強烈的氣味是用來提醒不清醒的人:你正在擦牙。
或是要警告不清醒的人:你是否想擦牙?

我想我需要休息了。

Tuesday, April 20, 2010

不分主客

好歹,我成為了奇異島的居民也超過半年了。
不是說狗都很聰明嗎?為何超過了半年的時間還不能好好記住我??
連住在隔壁的白毛西施,還瞎了一隻眼睛,不消兩天便認得我、不會再向我吠了!
所以,這一隻肯定是一隻蠢狗!

那只不過是個多月前的一個晚上 - 呃,我是想強調我已住在這裡有差不多半年了 - 我下班後如常地由車站走回家去。我習慣會走在路的正中央,不偏不倚,或許這就是我的潛意識作祟吧...在進入了第一街的直路時,右方的其中一戶 - 車房的燈光特別猛烈的那一戶 - 突然有一隻差不多有三尺高的黑毛Chow Chow從車房的深處一邊衝出來、一邊高聲狂吠!就在那一瞬間,鐵閘的鐵枝看起來份外地幼,幼得叫我以為鐵閘是趟開著的,黑毛Chow Chow會衝過來咬我了!正正因為這個幻覺,害得我不由份地叫了出來,實在太沒臉了!

由於我實在已在奇異島住了一段時間,而這隻黑毛Chow Chow卻到現在才吠我,如果它不是一隻蠢狗,那就不由得我想,它是新搬來的。於是我覺得,明明我是老街坊,它是新來的,為何會反過來由它吠我??這道理真的怎樣都說不通,或是否應由我來吠它???

Thursday, March 18, 2010

要和梅菲徹底絕交

可惡,是你的本性;
狡猾,是你的本領;
無奈,是我的心情...

「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均會出錯」,是當中的要領。

不要再來找我了,我以為幾年前已經和你絕交了,為甚麼你仍這麼厚顏無恥的??!!
對了...
無恥,是你的個性!

放過我吧,我要交Report呀!!!

Tuesday, March 09, 2010

伊甸園的後遺症

今天,我的好朋友快要分娩了。

昨晚為她祈禱時,我突然嘗試幻想一下,分娩時會有幾痛。用甚麼來作比較好呢?
肚痛?但通常肚痾的時候是舒暢多於痛楚...
經痛?個人來說感恩不曾嚴重過...
便秘?嗯...有一點點感受但又不算很淒涼...
原來我一生裡頭好像還未試過入心入肺那種痛楚,就算真的有,也是易忘的,不是難忘的。

想到這裡,有點心寒,假如將到自己分娩的時候,會有幾痛呢?開始有點想怪責夏娃當年所種下的禍根,假如她沒有吃那個所謂的蘋果,全世界的女人就不需要經歷分娩的痛楚了。為何她要這樣笨呢?但想真一點,那時的夏娃連生育都未試過,所以,全世界的女人一開始生育時就已經是極痛分娩了,倒算是公平一點。

那麼假如,當年夏娃沒有受誘惑, 神會如何讓女人分娩時不受痛楚呢?我真的好想知道 神原來的設計是如何的,還是 神一早已料到 夏娃會犯原罪,根本想都沒想過要設計女人無痛分娩呢?

神為何要造曱甴(二)

相距差不多四年後,我忽然又再思考 神為何要造曱甴起來。

我覺得, 神這個創造真的非常奇妙,為何會有一種生物既愛食物,又愛吃排泄物呢?有沒有學者研究過曱甴會否傾向吃食物多於排泄物的呢?我真的百思不解,或許,蟑螂不是我們這些有口味的人類可以了解得到的。昨天,想起家裡的曱甴,就引發起我對這種生物的一連串思考。

首先撇除去考究為何 神要把它們設定為雜食,總之 神一開始為了要曱甴造一種雜食的生物,於是就非常細心地為它們設計成沒有鼻子而靠觸鬚作味覺和嗅覺的器官。我主觀地認為,這些觸鬚只會根據氣味的化學元素而分析那些是否能吃,卻不懂分析這氣味是臭還是香的。故此,它們連自己分泌出來的氣味其實是臭的也不知道,但在它們不知道的情況之下已經欣然地接受了。

造物主真的很偉大又充滿智慧,不單連天上的飛鳥,就是地上的曱甴,也為它們設想周到,叫我們如何不折服?



Monday, March 01, 2010

Be a Sherlockian

聖誕看過Sherlock Holmes電影,誘發了我看Sherlock Holmes原著的衝動。

記得小學時曾買過第一本小說來看,因為那時已很喜歡偵探小說;然而,'血字的研究'對於一個只是看到'奇案101'等程度的小學生來說實在難度高了點和沉悶了點,看了一個chapter便沒心機看下去。於是,我到了中學的某天在整理房間的時候無意中找著這本小說時,嘗試再看一次,這回終於能把它看畢,但到了我今天重新看著英文原著的時候,發現我竟然已經把當年看過的故事內容忘記得一乾二淨的時候,我有點質疑當年對這本書的了解有幾深。

無論如何,今天的我發覺,Sherlock Holmes的小說絕對是非常有趣的,尤其是第一本:A Study in Scarlet。或許是初試啼聲吧,其峰迴路轉的情節絕對是Da Vinci Code小說能匹敵的,我有點奇怪中學及小學時代的我為何會把這本書放得低?之後我更到圖書館一口氣把Sherlock Holmes的系列一次過借回家,這一套三部書更是不得了,因為除了有原著故事,更細心地附有當年在The Strand Magazine刊登的插圖及後期一些專門研究Sherlock Holmes的學者們的註釋。我不得不佩服這些學者對這個偵探的熱心和認真,也許跟一些專門研究周星馳作品的學者有點相像。

無論如何,我覺得能夠寫得出偵探小說的人都很不簡單,因為設計一個合乎邏輯的故事已經是不容易,設計一個合乎邏輯的犯罪手法更加不容易,設計一個合乎邏輯的推理方法更是難中之難。作為一個偵探小說迷,我覺得沒有看過Sherlock Holmes的原著的確感到慚愧。

於是,我就開始馬不停蹄地順序看著它的整個系列來。

Friday, February 26, 2010

煮食之樂

從來都沒發現,原來煮食是這麼快樂的。
是煮和食都快樂。

從來都沒發現,原來一碗湯對自己有幾重要。因為煲一碗湯不容易,煲一碗好喝的湯更不容易。湯必定是整頓飯的高潮、焦點所在;唯有這碗湯才能使一頓飯得以完全。
從來都沒發現,原來自己會愛煮飯。因為很渴望吃沒有味精的東西,很渴望可以喝一碗湯。自己能煮到吃得過的東西是個重大發現,原來自己做菜都算得上「可以」。
從來都沒發現,吃自己煮的飯是這麼快樂的。因為是不靠外力而由自己一手煮出來的飯,真的會特別滿足;一起煮出來的飯,更特別好吃。

從來都沒發現,能煮飯給人吃,會是一種快樂;能一起煮一起吃,會更加快樂。

終於明白為何從前媽媽常說
這種湯很有益、好難煲、喝多碗湯
就算出外吃飯回家時都要喝碗湯
最好把餸菜吃完,吃不完第二天也最好帶飯
這道菜好不好吃?是我新學的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