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06, 2007

當個偵探

小學的時候,每次去到那間巴士站前的小書店,媽媽總會讓我選一本書。起初自然會選些故事書,但故事書很快就會看完,再到書店去時,視線就開始轉移到其他系列,最後在偵探系列那兒停了下來。往後就一本故事書,一本偵探書的兩本兩本的買回去。喜歡推理、偵探之類的題材都是從那時候開始的。起初只會看些《奇案101》之類的問題式書籍,因為整本偵探小說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實在太深了。慢慢的,這些奇案系列的書都看過後,有一天就鼓起勇氣買了一本福爾摩斯的小說。怎知那本真的很悶,是《血字的研究》呢。接著,偵探系列就停止了好幾年,直到初中時同學介紹我看赤村次郎,漫畫又開始有金田一;後來當看過這些後再鼓起勇氣重新看《血字的研究》終於都能看完了;繼而到出來工作後同事介紹我看Agatha Christy,就是我到埃及旅行時,都特地下載了Dealth on the Nile去看,那時候看起來的確是別有一番風味的。
小時候我就想,偵探真的很有型,如果將來長大了能做一個女偵探,那就更有型了!還記得有一次作文的題目是夢境,我就寫自己在夢中是一個偵探,要查一宗兇殺案(不知何故通常奇案都總是兇殺案),怎知自己查錯了。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有趣,為甚麼那時候不寫自己破了大案子呢?
金田一和Poirot都會經常問:
犯人的動機是甚麼呢?
他的犯罪心理是怎樣的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可以做個小偵探:
為甚麼會在那種時間發短訊呢?
為甚麼會在那種情況下接電話呢?
為甚麼當時他會說那句說話呢?
為甚麼那時候他會顯得不自然呢?
在金田一的所有事件簿中,幾乎所有兇殺案的背後,都會有一件悲劇。
所以其實,當謎底被解開的時候,亦是接受悲劇的事實的時候。
原來,當偵探也不是想像中那麼有型的。

2 comments:

jenkwok said...

wendy, add oil!
be brave and find out the truth.

will keep praying for you. =)

Unknown said...

犯罪本身已經是一件悲劇,我想正常人不到別無選擇也不會犯罪.為別人報仇而殺人雖說是錯誤的想法,但仍算正常,為一己私慾而殺人,才真的罪無可恕.在真實世界裏,死刑,最沒用.
我之前看了兩套偵探小說,都是比較輕快的,不算太懸疑,一套是翻譯日本作者大澤在昌,新宿鮫系列,另一套是本地作者,李敏和阿圖說力,的女法醫宋雨日系列.不過不知是否你喜歡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