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30, 2005

在記憶中閃過又重現的

近來,便利店推出了換購Rubik's Cube及Rubik's Snake的計劃,本來很早前在報紙上看見,已呱呱叫著一定要去換購;誰知,一個下午的工作已夠把我洗腦了。直至這一段時間,和一位朋友談起兒時的玩意,才猛然想起這一回事來。從前不知道這個3x3x3的玩意是這麼有來頭。
Erno Rubik 於1944年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其父親是位機械工程師,母親則是位藝術家及詩人。在結合了邏輯分析及藝術的影響低下,造就了他選讀建築及室內設計,亦因此,他對空間的研究特別情有獨鍾。空間、物件與時間的關係刺激了他對立方體的興趣,起初他以2x2x2立方體為研究起點,然後在1974年的秋天完成了3x3x3立方體;1975年1月30日開始申請專利權,1977年正式在市場上面世,而1980開始更衝出匈牙利,進軍國際。最有趣的地方是,他本人用了一個月時間去練習才能第一次解決到他親自創作的Rubik's Cube,在這之前,他根本還未能肯定會有一定的方法去破解得到。Rubik認為,Rubik's Cube是一件能顯示出設計精密之美,以及大自然定律之偉大財富之藝術結晶 - 這正正是展示出人類能夠駕御科學之可能性、以及人類細密的思想。而當中,3這個數字更加有很特別的象徵:父 - 兒子 - 母;天堂 - 地上 - 地獄;創造 - 保存 - 破壞;出生 - 生命 - 死亡等等。
Erno Rubik這人真的很有意思,而且充滿智慧。除了Rubik's Cube,他更創造了其他很多很有趣的玩具。而當中,我兒時曾經擁有過Rubik's Snake及Rubik's Magic Rings。記得當年我和哥哥每人一條Rubik's Snake,他的是紅色,我的是綠色。那時,我總覺得紅色比綠色有型得多,而且自己的都玩得滑啞了,所以常常都覬覦哥哥的紅色蛇蛇;至於Rubik's Magic Rings,我記得爸爸曾經給我們買了兩個,不是我和哥哥各一個,而是第一個給我弄壞了...這個一片的東西,由八塊小板塊組成,以尼龍線巧妙地連繫著。說它巧妙,的確沒錯的,因為那八塊小板塊不是都能隨意去摺疊,那些接駁的位置全都只能向一個方向去摺疊的,有些時候,兩塊小板塊更能分開,從而創造出很多立體的形象。Erno Rubik本身亦修讀過雕刻,難怪他的作品,件件都如雕塑,再加上一些數學的元素,變成了一件件如藝術品的玩具。
這些玩具我和哥哥都曾經擁有過,但隨著搬家、每次的大掃除及我的粗暴對待下,它們都消失得無影無蹤,甚至好像在記憶中消失了。然而,其實它們只是放在記憶儲存庫當中,一有人說中了相關的字眼,那些記憶又一窩蜂地擁出來。我很慶幸在便利店及朋友的協助下,它們重見天日了,我會好好把它們記住的。

Wednesday, December 28, 2005

聖誕禮物

十二月二十三日,我覺得自己收到了一份很好的聖誕禮物
十二月二十七日,過了BOXING DAY,發現原來那不是我想要的聖誕禮物

想要的禮物沒收到,落了空
不想要的禮物,偏要堆過來
有時候真的累了

我真的以為我得到了想要的聖誕禮物
心裡本是很意外的
是真的

算吧

Tuesday, December 27, 2005

一年六次,每次各一個月

一年裡面總得有六次這種時候,難受得很。幸好應還有大約四次左右吧,這種情況就不會再有了。
每當在這種情況底下,就會在心裡咆哮。一方面困著自己在屋內,另一方面卻又叫自己先盡情放縱一下自己,放縱過後,總會心理不安,然後就能夠安份地坐著、做著了。
然而,要放縱多久才夠呢?
每次在這些時候,總會想起很多很想做的事情,心癢得很,為甚麼平日都不會想起呢?
每次在這些時候,總會想著很多不應想的事情,十分無奈,為甚麼平日都不用想著呢?
哎呀!!!!如果我是住在一個荒島或荒山上,我一定會對著外面大叫狂叫的!!然而我不能夠這樣做!!!人的確是沒有自由的!!!那唯有在這裡叫一會吧!!!
哇----------------------------!

掃瞄器

如果世界上能有一部掃瞄器,可以掃瞄出人腦內想甚麼
那人與人之間就無秘密了

如果真的有,最想掃一下自己
那自己跟自己就沒有秘密了

Friday, December 16, 2005

Curriculum Vitae

姓名:午睡兒
地址:
http://wisherwanyee.blogspot.com/
經驗:
基本單位 - 蓆夢思床墊,一吋小朋友床墊,沙發
     - 兩家辦公室的寫字台
公共單位 - 過海隧道巴士,包括102、106、112、116及110 座位
     - 九廣鐵路座位
     - 多間國際航空公司之客機,包括Cathay Pacific、Bristish Airways、 Singapore Airline、Lufthansa、Gulf Air、United Airline、Dragonair以及SriLankan Airline難度相當高的凸型座位
     - 通宵火車的硬臥及軟臥
     - 各大旅遊巴士座位
專長:
- 能配合時差作出適當的睡眠,例如當到步時間是晚上可在機上堅持不睡覺
- 如果精神狀態許可,可以隨時隨地睡
- 若配上音樂,能在有鼻鼾聲的環境下入睡
- 對夢境有印象,並以意創造

Wednesday, December 14, 2005

叮噹vs企鵝

將要在星期五晚出發去廣東省梅州作田野考察。
由於星期一、二都晚歸,所以到了今晚才趕忙地把所需要的東西胡亂塞進行李內,也在回家前買到了暖手包,耳罩也問了舊同事借來了,應放進行李的都放齊了,一切都準備就緒,就把行李的拉鏈拉上。
接著打開放外套的衣櫃,心臟停止了兩秒。
黑色企鵝絨外套不見了。
然後開始歇斯底里地把整個衣櫃先由左至右再由右至左找;然後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找。
沒有。
再走到放其他衣服的衣櫃,用同一個方式找了一遍。
沒有。
再拉開所有的抽屜,連放不下一件外套的抽屜都找過。
沒有。
一定是遺留了在元朗。
心裡盤算著明天和後天有沒有機會到元朗一趟去取,然而,算來算去,時間仍然是太緊迫了。
長吁一口氣,坐在床上發呆了半晌。
然後從外套衣櫥裡拿出了另一件墨綠色、肚腩前面開了一個大口袋的外套。其實這件叮噹外套應和企鵝外套是同等級數的,只是它是短外套,企鵝外套是長外套而已罷?當年在英國的冬天,也是穿著它吧?怎麼我會不相信它的呢?而且穿起它的靈活性遠比企鵝外套還要大嘛,為何心裡就是覺得企鵝外套要比它暖呢?
我努力叫自己回想當年在英國,冬天時的天氣,以及穿著叮噹外套的情形。嘗試說服自己,叮噹外套是暖的。
的確是暖的。
嗯...會否因為很多地方都有暖氣?
不,也有走在街上的時候呀,也穿著到過蘇格蘭,很冷的地方呢,總之很冷罷!
歸根咎底,都是自己粗心大意,也許是羞愧感把原本的事實否定下去了。
永遠總是有件事不能做得妥當的,難怪會感到羞愧。
這個否定事實的懲罰,很可怕呢。

轉型

如果從前對小孩的強迫性教育,向了怪獸工廠實施,改善了他們對維多利亞城的態度,那麼:
工廠會否肯學以致用?
工廠會否不再啤怪獸?
怪獸會否根本就不會出現?
工廠會否轉型為手工藝店?
工廠會否不再存在?
有時候,我會對自己說:
難保我五十年後,會對怪獸改觀,我會愛上它們
因為五十年以上的建築物都開始被視為有歷史價值
然後我就會對它們說:你們很有feel
因為它們都會成為古董


其實,時間真的很利害
把原先不可愛的變為可愛
把原先格格不入的變為一部分
把原先毫無關係的變為不可分割
一件多麼奇妙的事

Friday, December 09, 2005

走樓梯

每當我走在樓梯上時,總會條件反射地在心裡數樓梯。不是我對數字特別敏感或喜歡算術;而是,這是我兒時的一個習慣。

我喜歡走樓梯。

小時候,有段時間和哥哥一同寄居在祖父母家。祖父母家位於柴灣的一幢公屋內,沒有升降機,每每出入都要經過一段段的樓梯。寬寬的石屎梯級,在無數的居民每天的上上落落底下,梯邊都被磨鈍了;再加上在公屋必有的磚作透氣牆下而反光的滑溜溜表面,使我覺得樓梯是十分可愛的東西。事實上,從前的祖父母家沒甚麼玩具可言,閒時沒事幹,祖父就會帶我到那條樓梯去走走,作為在他家其中一項重要的節目。

自此,我便有了走樓梯的喜好。

每當上酒樓吃飯、或爸媽公司的聚餐晚宴時,他們必定要輪流吃飯,因為,其中一個要帶我到外面去走樓梯。就是那樣的向上走畢便又向下走一躺,上上落落,小小年紀,就那樣練出腳骨力和成就了今天豐滿的小腿肌肉...而小時候都是從數數字開始學習的,當小孩和大人覺得走樓梯是練習數數字的好時機時,他們就會忽略了,這會習慣成自然。

就此,我養成了走樓梯數數字的習慣。

Wednesday, December 07, 2005

Imaginary places...

同事知道我愛不設實際,介紹了我一本書,叫 The Dictionary of Imaginary Places。故明思意,就是一本集結了許多幻想出來的地方的字典。同事更細心的借我她先前覆印下來的其中幾頁內容,Laputa亦被收作為其中之一。一聽見同事口述的簡介,已較我歡喜若狂;再加上幾頁的'sample',簡直是引死我了。第一個念頭是:那裡有得買?第二個念頭是:一定要找個時間把它都看完!
這本字典最引人入勝之處就是把所有虛構出來的地方都當作為真實的一一去介紹。內裡包括了其所在地,所居住了的人,他們的特色等,當地有甚麼特色的地方更會特意向讀者(已被視為旅客)推介,很有存在感,就如一本lonely planet 般,真的很好看。
一向都很喜歡陶醉在幻想世界中的我,很想到幻想世界去走一趟。在幻想世界裡,甚麼都變成可能。
唯一不可能的,就是變成真實。

Sunday, December 04, 2005

Distortion

昨天走進大廈的升降機內,覺得感覺怪怪的。
升降機內的空間,為何突然好像變闊了?
...升降機一直不是正方形的嗎?為何突然變了長方形?
呀,可能是剛剛在外面乘過好幾部都是方形的升降機吧?

今早起床,想開電視機看看天氣。
咦?為何電視機溜到左邊去了??
嗯...是我還未睡醒,眼花了吧?
退後幾步,再看看--真的去了左邊呀!電視機都不是對正沙發的!!

好恐怖呀...

Wednesday, November 30, 2005

唐樓智慧

一個床位,上隔睡,下面是活動麼,走動的空間是奢侈。

結合了結構,以柱子為梯子的一部份,第一眼看見就讓我呱呱叫,嬌生慣養的大小姐只會以為新奇。

爸爸說過,他小時候的家就是一張雙層碌架床。祖母和兩位姑姐睡上隔,祖父和叔叔睡下隔,那爸爸呢?拉出一塊木板到地上去就這樣的睡。

這張床,只有上隔,沒有下隔床,那麼這一家有多少人?也會用木板睡嗎?

有待研究。

Tuesday, November 29, 2005

不近人情

或許,最近我對自己確實是太不近人情了。
星期天的崇拜,我睡了。

每次崇拜開始前,總會心急地先看看當天的講者是否溫偉耀博士,因為他每次都必定講得那麼精彩的。已有好久沒聽過他的道了,今個星期天,一看見他的名字,十分高興!

但是,心裡覺得好內疚,因為是一整個講道時段...

依稀記得曾聽到有會眾一起大笑的時候。不過,我聽不見那個笑位是甚麼。
所以只有我沒笑。
覺得很內疚,因為我白白浪費了溫博士精彩的講道。

到了稍為醒了過來,定一定神,卻聽見溫博士說:
「我們一起祈禱。」
完結了!!!
我立刻仔細地想一想,剛剛講道講了甚麼?
...甚麼也想不起!
哪有人可以這麼利害的???整場講道,至少也有約半小時吧?!

所以,昨天,我十一時多便睡了!

Sunday, November 27, 2005

幾位好朋友

在我的大學生涯裡,要交真正的好朋友並不容易。算一算,原來自己每一年都能交到一位要好的朋友,情況算是壞嗎?

在大學一年班時,交了第一位好朋友,她次年就轉了去傳理系;

在大學二年班時,交了第二位好朋友,三年後和她終止了關係;
在大學三年班時,交了第三位好朋友,成了我屬靈上的栽培員;
在大學實習那年,交了第四位好朋友,今天她和我已分隔異地。

除了第二位之外,其他三位都依然是我很要好的朋友,雖然大家都見面不多,但總能保持著那份信任,甚麼都能、都想告訴對方的感覺,真的十分好。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也能和第二位朋友和好,因為實在太可惜了。雖然過了那麼久,但間中做夢的時候,都會夢見她的。

其實,情況都不是壞呢。

Saturday, November 26, 2005

最早的記憶

我最早的記憶有兩個。

第一個,是坐在某一個公園的草地上,手裡拿著一束草。相信當時我只是個BB,只能自己坐,還未學會走路。

但後來又覺得這腦內的畫面是來自一幅小時候的照片。

第二個,是伏在第一個家的碌架床上。那個家就在北角新光戲院樓上,叫僑輝大廈,是爸媽的職員宿舍。那個家不大,我和哥哥都睡在客廳,所以晚上都是開了一張碌架床就睡了。

但媽媽說那時我的年紀很少,質疑我根本不可能記得起。如果真如媽媽所說,那腦內的畫面可能是從媽媽口中的描述加上我做夢時所見到的畫面而成的。

都混淆了。

不過,努力地去追溯自己最早的記憶,也挺有意思。如果以上兩個畫面都不是最早的記憶,那可以肯定的是,我仍有著幼稚園低班在北角真理幼稚園上學時的記憶,有幾個:

第一個,排隊上洗手間,要經過一個清潔女工洗碗的地方。
第二個,被老師罰我站在桌子上,雖然其實是被很多張桌子圍著,絕對不會掉下來的,但心裡仍然很驚慌。
第三個,放學時家中的女傭還未接我,老師就帶我到教員室去,還請我吃糖,把糖放進校褸袋中。
第四個,女傭接我放學時,錢包裡總會放著一顆糖,口裡說沒有,但總讓我找到的。
第五個,是走在繼園街那條緩緩的樓梯上。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05

夜間不想做夜間的事

近來有許多個晚上都不想睡。注意,不是睡不了,而是不想睡。
眼皮重得已不能向上揚,但自己就是不肯乖乖就範。

今天忘了帶八達通,很不方便。要過海,$9.4,但只有$8.0,迫不得已去便利店胡亂買件東西。幸好那家便利店最便宜的是$1.4一包的朱古力餅,到收銀機去付錢,那售貨員看見我的五百大元,問:

「用百達通好嘛?」她不願意道。
「我沒有百達通,所以才要用這個付。」我木無表情地回應。
「我怕沒有零錢給你找。」她說。
「就是沒有百達通才用這個。」我鄭重地重復一遍。

然後,她才肯收下我的五百元。

大學站的便利店賣的真貴,最便宜的已是$4.0一包的尤魚絲。
今天內,買了兩件不想買的東西。

彷彿已忘了從前是如何上街的。口袋裡放滿了零錢,在家門口旁或是書桌上總有一個放零錢的地方,但已隨著百達通的出現而消失了。

現在,我只有在乘電車時仍堅持用零錢,使用其他所有的交通工具時都已屈服於百達通下。

記得從前,新城有一套廣播劇,背景時間是設定在未來的。當中的一位人物總是帶零錢出街,就是想不斷提醒自己的存在性。

今天,我充分地感覺到存在性。
今天,我卻又覺得失去了甚麼。

如果,明天不用上班多好。
如果,明天可以去旅行多好。
如果,公司門的電子鎖壞了多好。
如果,公司的電腦壞了多好。
如果,明天生病了多好。
如果,明天是星期六多好。
如果,可以__多好。
如果,有個___可以__多好。
如果,__還在這兒多好。
如果,我能________多好。

Tuesday, November 22, 2005

Hybrid

說實話,所有古老的東西我都喜歡。不過,硬把古老的東西和新的東西放在一起,總是不淪不類。

Sunday, November 20, 2005

國王的詩篇

我日間會做夜間的事
你夜間會做日間的事
我在明
你在暗
所以我毫不知道
你就心裡有數
我無法估計
你還可以控制
不過我又覺得
這樣子真好玩啊=)
哈哈,還好啦!

Friday, November 18, 2005

思想在飛馳

有很多事想寫
點子在腦內飛呀飛呀飛呀
很想把點子記下
生怕會忘記了
卻沒有時間
或只是懶惰
如果我有翅膀,就會拿著網子
一個一個地用網網住
掉進背後的籮筐
蓋上蓋
差點想說:
「然後拿到市場去賣,『新鮮點子,$_一個!』...不好意思填價錢...」

Saturday, November 12, 2005

奇幻前奏

昨晚是爸爸的唐曆生日,我請他去看Quidam。一早查到在北角有小巴直接到數碼港,也特意提於一個小時前開始在車站等車,希望能早點到場,以免狼狽。誰知原本約13~15分鐘一班的小巴,等了20分鐘還未出現,心裡真的很不耐煩。這時,一對外國夫婦也到站來排隊,大家開始皺著眉,不斷地望著手錶。外國人先生問我是否等小巴到數碼港,我點點頭,然後開始和他們撘訕起來。大家都是去看Quidam嘛。
等了超過半小時,大家都到極限了,外國人先生問我有甚麼打算,起初爸爸和我打算乘地鐵到中環站再轉的士,外國人先生提議一起在北角坐的士直接到數碼港去,我瞄了瞄爸爸一眼,便讚成了。
在的士內我們也談了一點兒,外國人先生說我們這樣子就像Quidam的劇情一樣,就是遇上不同的過客、陌生人。其實我好像很容易就遇上這樣的情況,不過在外國時比較多。在國外,陌生的環境,不熟悉的事情,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是平時最不會相信的陌生人都要去倚靠了,因為沒有選擇的餘地吧?但每次都總是有好結果的,神的保守是固然的了,但亦會是外國人都比較nice、有風度嗎?
的士到達了數碼港,卻上演了一場付款爭奪戰。爸爸和外國人太太各執一張一百大元爭持不下,最後我說了兩句話:
1) Be our guest!
2) We are the host here!
然後她就微笑著把錢放回手袋去。嗯,外國的朋友們,其實香港人也可以好nice的=)

Monday, November 07, 2005

硬要吃祥利

上星期五為了做身體檢察而請了半天假,可以逃離飯堂,當然要盡情地享受一番外間的美食。沿途想了很久,覺得銅鑼灣好像沒甚麼吸引我的好去處,卻突然想起較早前買了胡恩威的《香港風格》內曾介紹過天后的祥利茶餐廳。記得從和一位舊同學於每個星期天都會到維園跑步,有一次跑過步後想吃早餐,就很自然地選了祥利,就是被它的外型吸引著嘛,有型死人了!
下了巴士,探望過118-122後便就到祥利去。雖然是午飯時間,幸好還有位子,不過就得和陌生人撘台了。那女侍應們都是太太級人碼,其中一位就指我到一個卡位去和一位男士對坐。我一走近去,一陣嗆鼻的濃煙衝著我而來,我立刻拿著杯子退到前一個卡位去。幸好這位男士並沒有抽煙,不過,濃煙還是從四方八面飄來。我台起頭環顧一下四周,真是要命,除了對坐的這位男士外,其他人全都在抽煙!!!噠...旁邊的伯伯拿出了打火機,又要開始新的一支了...侍應太太走來問我吃甚麼,我心想:就要堅持下去嗎?當然堅持啦!難得來了,死都要吃下去!於是就點了吃的,勉強等到對坐的男人離開了,我問了問侍應太太:能否搬到樓上去?她搖搖頭:樓上剛剛關了!她一走開,煙又攻過來了,我趕緊拿出紙巾摀住鼻子,嗚...一會兒怎吃飯哦!
硬著頭皮坐了好一會兒,突然想起忘了到銀行去提款!真是太難受了...這時,另一位侍應太太微笑著走過來對我說:搬到開面去吧,那裡的煙味沒有那麼利害的。嘩,真是救星呀,我拿起袋子,連忙走到開面去,順勢問她:這裡附近有沒有櫃員機?她仍微笑著道:就在對面呢!嘩,我越來越喜歡這位太太了!
搬過位子,提過錢,終於能安靜下,回復心情來慢慢欣賞祥利了。最初影入眼簾的,當然是舊式茶餐廳獨有的蛋糕專櫃了。望過去曲尺型櫃台 ----!!!竟是一部老爺收銀機!就是它囉,我覺得店主都頗得找些gimmick做招徠的。它就像一隻可愛的寵物般,人見人愛,到茶餐廳來的客人,總有些都愛拿著相機和它拍個照。中央有兩把三頁風扇也叫我喜愛,而地上的馬賽克地磚以四塊長方型加一塊方型磚在中央,成了風車型的pattern,就像在互相呼應。
嗯,雖然我是硬頸了點,結果吸了不少二手煙,但是能被這樣的環境包圍住,算罷!

探望118-122


終於能抽空去看看它了,幸好它還在。

嗚...122第一層的小遊廊被打斷了,
像斷臂了,
像斷臂了;

122旁邊正築起鋼架來,
已破相了,
已破相了;

竟然忘了帶相機?
失敗極了!
失敗極了!

唯有用手機為它拍張臨時照片,矇矇的也好,至少不會太看到頂層其實都已用鐵架支撐著。

就當作是打個soft lens,
拍沙龍照!
拍沙龍照!

再次站在118-122面前,心裡很痛。

有誰竟可以這麼忍心的?
怪獸公司?
怪獸公司?

Monday, October 31, 2005

幾個人走

晚上,湖上的水柱已被關掉
橋上的燈火串串,已是唯一的光源
憩靜的湖邊小路,埋沒在草叢中,樹影下

一個人走,十分驚險
兩個人走,浪漫綿綿
三個人走,尷尬極點

四個人走,好玩探險

Tuesday, October 25, 2005

別了,118-122

「記不記得118-122號?」舊同事問道。
「remember ar」
好奇怪的問題,心裡抽搐了一下,然后應道:
「dun tell me it's going to be pulled down」
「yes ar, started today」

118-122號是一幢三間連在一起的唐樓。老實說,裝飾不算多,但其完整度可是非常高的。原本的木框架窗子都全保留著,而122號建於一個轉角位,加在側立面的小遊廊一直連到正立面的深遊廊,欄杆都是保存得很要好的通花圖案,在進入銅鑼灣道時從遠遠已能看見了。從前乘2號巴士時經過這條路,總會望一望它的...
122號的住戶應該是位熱愛舊事物的人吧,因為從樓下望進屋內可見他把屋子保存得非常好,整層都是他住的,木框架窗子兩旁架上輕紗,隨著吹進屋內的風微微揚起。最感動的還是主人沒有把遊廊慣性地用鋁窗封起來,大方的讓風吹進屋子內,我才能欣賞到這番美麗景象。晚上,紗簾垂下後,屋內暗黃的燈光就從紗簾逐少逐少地溢出,成了一個極漂亮的燈籠。我在想:從前的香港,所有街道都是如此的嗎?深深的正立面遊廊,木框架窗子,隨風而飄的紗簾,泛著暗黃燈火的燈籠...
如果,我能走在這麼樣子的一條街上,多好...

Thursday, October 20, 2005

出埃及地

出埃及地這條路確實不好走的 - 迂迴,曲折,漫長;難怪當年以色列人會對神抱怨。


走了這麼久,常以為迦南地就在前頭,但總是落空的。走得累了,很想休息一下,但是這些事情是沒有休息不休息的,因為雙腳總得有個地方去走走,所以就四處逛逛、或渡渡步,打發一下時間吧!橫豎都沒有個方向,不如隨便走走,說不定進入了迦南地也不知道!


不過...神呀,可否指引指引,給我一條直路或捷徑都可以的...

Wednesday, October 19, 2005

唐樓大發現!!!(二)

談得正起勁,看來非常有必要把養豬的發現都一拼拿出來講講了!是的,在1879年所寫的有關香港衛生情況的報告中指出,當時令唐樓衛生情況很差的因素,除了人們既不洗地又不洗澡外,就是他們都在自己的床下底養豬。據了解,曾有一家唐樓發現養了過百隻豬呢!當年的唐樓都是香港開阜初期的第一代唐樓,主要構材是磚和中國杉木,因此建造起來都受了杉木的限制 - 最闊只能有16尺,亦因承受不了很大的重量而頂多只有兩至三層高。
約兩層高的唐樓之內竟養有過百隻豬,約每一層有30隻,可怕不?

Tuesday, October 18, 2005

共鳴

今天,何老師請來歷史系的科老師到我們的office參觀。
科老師是位有趣又可愛的老先生,對學生們風趣幽默又有禮,對香港的歷史更顯熱誠。最難得是當大家討論到香港的唐樓時,他竟談起了那一份1879年所寫的有關香港衛生情況的報告,同樣覺得其內容是有趣萬分;尤其說到當年的低下階層人士會在自家床下底養豬的事,一談起,大家都興奮起來了,因為自己就剛剛看過那報告嘛!我當然不忘說了他們不能洗地的事,科老師也猛地點頭,感覺真好!

Tuesday, October 11, 2005

五座幾樓

五座一樓有位教會牧師
教區之內 人人皆知
傳講福音 義不容辭

五座六樓有位唱歌老師
歌壇之內 人人皆知
膝下歌星 無人不曉

五座十五樓有位午睡兒
辦公室內 人人皆知
閤上眼多 睜開眼少

Monday, October 10, 2005

唐樓大發現!!!(一)

根據一位殖民地醫官於1879年所寫的有關香港衛生情況的報告,本人有以下發現:

發現一:第一代唐樓的居民都不會洗地的。

原因一:
一樓以上的地板都是用1/4"厚的木板所鋪成,而木板與木板之間都留有空隙,所以樓上洗地,樓下遭殃。

原因二:
地下的鋪地都是泥,任你怎去洗都不會乾淨吧...

發現二:那年代的低下階層人士都不洗澡。

婦女們是甚少洗澡,男人都只會洗身體外露的地方;許多婦女甚至在幾年內連用濕布抹身的習慣都沒有!

發現三:二手棉被哼哼哼...

由於他們是甚少作任何清潔的,連自己都免了,更何況是棉被?棉被是永遠都不會洗的,可能間中會拿出來晒晒。對,就算到了今天,大家都不會洗棉被,都是頂多晒晒太陽,但大家都是洗了白白才睡的吧?但那年代的人都...據這位殖民地醫官說,就算他們發現了棉被中有蟲子,他們都懶得去捉出來,因為太多了...還有還有,大家如有玩過最舊的大富翁,應記得有一張機會卡是「當棉被一條$200」吧?以前的年代棉被是貴重物品,所以低下階層人士都只能買到二手棉被,亦不難想像當他們急需用錢時都會把棉被拿去典當。如果趕不及期滿前把棉被贖回,那張棉被就會落入另一家人的手中...

Thursday, October 06, 2005

大王擋不了

維多利亞城內有個很小的海灣,
位於東面,從前叫下環。

泉水花園被誤解了
被誤解了
被誤解了
因為人們都已叫它作春天花園了

聽說曾經是高尚住宅區
後來又成為平民大排檔
究竟泉水花園漂亮點
還是春天花園比較有詩意?


「那道泉水,從地上冷冽而且甘芳的湧出」
如果在這個夏天,下環還能有這麼的一道泉水,
還不能夠成為整區的焦點嗎?
還用那麼費勁去想賣點來吸引遊人嗎?

山腳一帶開始有怪物出沒了
敵擋不了
敵擋不了
就是大王也敵擋不了

Tuesday, September 27, 2005

天廁樑懸

今天在電腦室內,聽見有班學生在討論功課的題目。大概是有關 urban planning 或是 townscape 之類的功課吧,要他們研究有關香港的甚麼。有位同學說想研究 Skys - crapper。哈哈哈!真的不知道是他們有意讀錯還是他們真的不知道,在場討論的學生們全都讀作 Skys - 'crapper',是天空廁所吧!我在一旁聽了,心想:嗯,好一個給怪獸的新外號!

根據在綱上百科辭典Wikipedia 的解釋, Skyscraper 原本是一航海術語 - A small, triangular sail, above the skysail. Used in light winds on a few ships - 就好像是看著無際的天空被外形似刮刀的帆割開似。形容得不錯,怪獸都喜愛把維多利亞城的天空割開成一片片的,著實貼切得很。

不過,我還是喜歡建在天空的廁所多一點,那不是要在半空中懸樑嗎?

Friday, September 23, 2005

噢!維多利亞!



今天去了怪獸工廠開會後,到附近想找個地方吃個飯。
維多利亞城真是個既可愛、又可怕的地方呀:
可愛,當然是她那股舊氣味,仍四處可嗅到;可怕,是怪獸已一隻一隻地從四方八面出現,正沿著海岸線逐漸地大口大口吃著維多利亞城!
有時候,我覺得維多利亞城已變了一件插滿百力滋的芝士。
因為怪獸都東一口、西一口、貪婪地吃著維多利亞城,並妄想以為自己能與之同化。哈,太可笑了,你們這班大塊頭怪獸,怎可能與嬌小玲瓏的維多利亞相比?大塊頭怪獸結果還不是萬般尷尬地,站在可愛的維多利亞之中!
噢!維多利亞城啊,往昔的你是多麼的可愛,
為何人們都捨得把你送進怪獸的嘴裡?